后记-卷睫盼-《红楼之韶光如梦》
第(3/3)页
摸索片刻后,寻出一份手札递给了探春,“走吧,这里太冷了,回屋看。”
探春整个身子都在微微发颤,握住手札的手也变得通红,以至于怎么回的屋都不知道。
待身子暖和些,容不得片刻思索,她迫不及待地拆开手札上的细绳,借着烛光一字不落的阅读起来。
这份手札的内容是一份报告,上面说了贾雨村被腰斩弃市和了结门子两件事,但在备注一栏处提到押送贾雨村赶赴刑场路上遇到一背墓碑之乞丐,疑似贾家宝二爷,又因彼时任务在身,不便暴露云云。
“他还活着。”
“他在哪?”
王攸没回答,只是摇了摇头。
探春不是没脑子,她清楚那个地方对于夫君来说极其危险,那里的主人对夫君更是恨之入骨。若非那一封讨逆檄文,若非那一场媲美淝水之战的决战。
她明白除非宝玉愿意和她相见,愿意离开京城,否则二人怕是此生无缘再见了。
“想哭便哭出来吧,别憋坏了身子。”王攸安慰道。
PS:可能有人会觉得探春矫揉造作,甚至不知轻重,更有甚者会觉得我在故意抹黑,让探春变了个人,完全不是那个主政大观园,力求变革的,英姿飒爽的探春。
探春这个人此前的一切皆基于王夫人,这一点凤姐是亲口评价的,熟悉原文的各位想必知道是哪一段那一句。我这里不再赘述,可以说那一场变革一定程度上是在王夫人的默许下才有的,否则也不会有宝钗,李纨。
再谈本书设定,探春出嫁后,来到了不熟悉的王家,当时嫁入王家前,有王子腾的敲打,入门后,石夫人对其也颇为冷落,能依靠的唯有王攸和其身后当时的贾门。
很不幸,贾门被抄了,连带着拖累了王氏一门,这让探春在王家的地位岌岌可危,同时也让她更加自卑,更不用说因都中之行,王攸对其感到失望且不快。所以她迫切的需要一个依靠,回到洛阳后,黛玉则成了她的依靠,可不久之后,洛阳王氏遭焚,众人在往南还是朝北上有了争议。
探春往北的决定唯有黛玉思索了一番,其余人皆是不赞同或者压根就不把探春的建议当作建议。
换作别处,只怕探春遭遇如此多劫难,早已黑化,但她没有,她时刻铭记自己是大家小姐,不屑那等小人行径,她时刻在战斗,不是和别人,而是和自己,和命运,她多么希望贾家没有塌,如此她才有依靠。这也是我对原著中言及探春对贾门重要性的理解。